商务发

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

2023-10-24 21:50:01 | 作者: Dan.SJ

大家好!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白露将至,天意渐爽。我们在此隆重集会,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一同开启新征程、期待大庆典。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我首先要代表学校,向各位选择一中的新老师、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暑期一直坚守在岗位的管理人员和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向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同学致以美好的祝愿!

待到朗青山上艳,同游学海绘宏图。过去一个学年,学校在市教育局组织的目标管理考核中脱颖而出,再次获评优秀,实现了史无前例的“三连优”;2023年高考,学校以优秀成绩,在去年追平纪录的基础上,刷新了永州市高考历史纪录!

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

过去的学年,学校党建工作被中共永州市委教育工委、中共永州市教育局直属党委确定为“优秀”等次;先后获评永州市校本培训优秀学校、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第八届中学生建制班合唱比赛省一等奖等十余项省市级荣誉,有两件学生科技作品被推荐参与国展;获得了清华大学、国科大、华中科大等名校颁授的“(优质生源中学”牌匾;在市教师节表彰大会、市普通高中校长座谈会等重要场合作典型发言。学校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数量高居全省高中学校榜眼,市高中学校的3节“部级基础教育精品课”、2节“部级实验精品课”均来自我校!为推广我校办学经验,辐射带动县中步入发展快车道,我校将选派一名校级干部任宁远一中校长,同时遴选一批骨干教师前往该校进行定点共建,这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宁远县委、县政府和宁远人民对我校的肯定与信任!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幽思常怀远,辗转梦难停。在全体一中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目前已在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一方阵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我们切不能被眼前的成绩冲昏头脑。越到这个时候,我们越来不得半点自满和懈怠;越到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具备发展眼光和“危机意识”;越到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再接再厉,拿出一中人该有的精气神!

老师、同学们!今年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学校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大庆,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用心总结过去、用情致敬前辈、用力接续向前!三年前,为了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学校提炼了校园文化的核心主题:“树”文化。我今天报告的内容会以“树”为引、以史为据、以魂为核,分成以下两部分:知来明往,数一数“树”的年轮;启智润心,挖一挖“树”的精魂。

第一部分 知来明往,数一数“树”的年轮

人们都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我们只有清晰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更好地明确自己“要到哪里去”。为此,学校在每年高一新生入学军训编辑、出版的《蘋洲》报纸里总会为《永州一中简史》预留一个版面;两天前,我们特别推出了学校建校120周年宣传片,用画面和文字的形式,精炼纪录和呈现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校的校史陈列馆也正在抢抓时间施工,新建的校史馆将成为学校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载体!

老师、同学们!知来明往,借古鉴今。如果要仔细数一数我们学校这棵大树的年轮,她的渊源之久、根脉之深、线索之繁,大家多半是不能在短时间内理清的。在这里,权当抛砖引玉,就由我先来给大家捋个大概:我校的“旧学”渊源,大致为“濂溪书院”和“蘋洲书院”2个;“新学”传承,大致有“蘋洲中学”“省立七中”“零陵一中”3个。

我校“旧学”源远流长。岳麓书院有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其中的“濂溪”就是理学鼻祖、北宋大家周敦颐先生的“号”。为纪念这位哲学大师,明嘉靖壬戌年,也就是公元1562年,永州郡守黄翰、巡抚徐南金等在零陵城府衙西创建了一座“宗濂书院”,后两度复修,至崇祯年间毁于兵火。清顺治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57年,永州知府魏绍芳在零陵城北迁建了“宗濂书院”,将其更名为“濂溪书院”。直到光绪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903年,“濂溪书院”将校产交付“蘋洲书院”,汇成了我校的前身:永州府官立中学堂。

柳子厚诗云,“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据考证,中间的“白蘋洲”很大可能就是今天的“蘋洲(岛”。贵为潇湘八景之首的“潇湘夜雨”和永州八景之首的“蘋洲春涨”都生发于此。这里是潇湘二水的“牵手地”,也是历代骚客文人的“文思泉”,流传着不少美丽动人的神话和故事。清乾隆四年,也就是公元1739年,零陵人、原江苏桃源县令眭文焕与其子在此创建了“蘋洲书院”,后毁于洪水。光绪十三年,也就是1887年,湘军名将王德榜、席宝田等予以重建,同时敦聘周敦颐后裔周崇傅任首任山长,相当于今天的校长。两年后,这里的弟子参加湖南乡试,有8人考取贡生,一时传为佳话。

我校“新学”传承不断。1903年至1949年,“濂溪书院”“蘋洲书院”相融后成立的永州府官立中学堂曾多次更名,老一辈一中人习惯将她们统称为“蘋洲中学”。“蘋洲中学”存续47载,培养了3000学子。尤为突出的代表有李达,他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中国..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还有著名的中国文学史、思想史研究专家谭丕模等等。

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

1949年10月,“蘋洲中学”并入“省立七中”。湖南省立第七中学的前身,是著名实业家宾步程先生呕心沥血创办于1939年的湖南省立零陵高级中学。“省立七中”办学十余年,培养了上千学子,其中包括享受..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于浩然,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院长、副校长汤拒非等大批为祖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1952年,“省立七中”更名为“零陵一中”,贵为湖南省首批11所重点中学之一,先后培养了以享受..特殊津贴的著名航天科学家蒋光周、李坚石和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授人民教师奖章的胡波等为代表的大批精英良才。“零陵一中”办学过程中,历经浩劫、几度更名,直到1982年,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个名字:永州市第一中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脉贯三朝翘南楚;校值双寿思红船”。一直关心、关注我校发展的校友家长、湖南科技学院龙国庆教授欣然为我校百廿华诞撰写了以上佳联。准确来说,我们“脉贯”的并非“三朝”,而是“四朝”了!放眼整个永州,有我校这样办学底蕴的学校可谓“独此一家”,即便将范围扩大到全省、全国,像我校这样历经风霜洗礼、战乱频仍、炸毁搬迁而始终根脉未断的学校也是屈指可数了!历史意味着积淀,历史意味着传承,全体一中人理应引此为豪、为傲,从时间的养料里汲取底气,在历史的长河间锻造骨气,站在无数先辈的肩膀上磨砺志气!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挖一挖这棵大“树”的精魂。

第二部分 启智润心,挖一挖“树”的精魂

《中华世纪坛序》里在形容辉煌的中华文明时,用过这样一段话:“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圣火之所以能够立于当世、硕果仅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背后强力支撑。因此,在学校百廿大庆之际,进一步启智润心,深挖学校的“精魂”殊为必要!在我看来,一中人的“精魂”就集中体现在我们校园文化的核心主题“树”文化所包涵的向阳、向深、向上“三向”精神上。

一中人有“向阳而生”的基因。“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这第一粒扣子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根和魂,就是人生的总开关。“向阳”精神指向的爱党情怀、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其源有自,就一直流淌在一中人的血脉中,引领我们砥砺前行。

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

烽烟镇南关,爱国名将王德榜雕塑。资料图

我们的办学渊源“蘋洲书院”的首倡者、主要出资人王德榜,就是一名立下赫赫战功的爱国、亲民将领。在抗击外敌侵略时,镇南关大捷是清政府难得的“高光”时刻,先贤王德榜就是指挥此次战役的主要将领之一。除此之外,他在江华捐资建了凌云塔,在永州重建了府学宫;在零陵贤水河与潇水河交汇处建了青石大拱桥,打通了永州南北交通的瓶颈;他还出资铺修了江华码市至广东清水的10公里石板路、疏通了码市至下游务江的河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永州,影响至今,学校朗青山中的“朗青”就取自他的“字”。还有“蘋洲书院”的首任山长周崇傅,民族英雄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就是他调集了数万辆马车,克服沙漠、戈壁带来的重重困难,辗转运送军需物资,为胜利收复新疆解决了后顾之忧!还有书院改名永州府官立中学堂后,最初的一代一中人,蒋毓华、邓国光、舒翼、唐鉴、唐克等等接续用青春和热血浇筑革命之墙,可单列一个英烈谱。

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

今年暑期,学校应《永州通讯》的邀约面向全市介绍办学经验,我们赫然列出的一条,就有“向阳而生,厚植师生家国情怀”。有心的老师和同学们应该会发现,从2018年我在开学典礼上讲话起,就没有不提爱党、爱国和学会感恩的。可以这么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厚植家国情怀、人民情怀”抬高到怎样的位置都不为过!更何况,我们一中人本就“根正苗红”,更加需要时时处处高调地、理直气壮地宣讲和践行!

一中人有“向深而立”的传统。“向深”是一种治学的精神,一种求学的态度。治学“向深”,才能学高,学高才能为师表、成良才;求学“向深”,才能底厚,底厚才能成人杰、为英豪。在我校灿若星辰的校友中,李达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颗,他用一生探求真理、坚持真理、传播真理,被伟大领袖..誉为“理论界的鲁迅”“真正的人”,....也曾评价他是“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的‘名家大师’!”

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

1958年4月,..同志在武汉会见李达校友(中。资料图

上世纪初,15岁的校友李达考入我校,仅用一个学期,就从录取榜单上的最后一名跃居到全校第一名;后来,他又以全省“榜眼”的成绩成为了留日官费生。求学时代培育的“向深”精神滋养了李达校友的一生,帮助他笔耕不辍、不断在探求、坚持和宣传真理之路上拓荒前行。他毕生著作达46部,发表论文达数百篇,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研究传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了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奠基者和泰山北斗。他的哲学代表作《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和《唯物辩证法大纲》分别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座高峰”:《现代社会学》影响极大,当时的革命者“差不多人手一册”;《社会学大纲》被毛主席称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唯物辩证法大纲》则精辟阐述了..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赋予后者以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所幸,今天的一中人也很好地赓续了这一传统。集体备课、高考攻坚团队等成为了老师们“向深而立”的有效..,学校目前在岗的正高级教师成少华、胡小峰、唐红鹰、蒋授荣等众多名师,还有刘小忠、唐小艳、何永顺、屈甘霖等大批老师或出版了高质量的专业著作,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大量优秀论文。近年,学校高考连连创造新的佳绩、节节攀升,这跟一中学子的“向深”精神也是密切相关的。

一中人有“向上而行”的底色。“向上”意味着自信阳光,意味着自强不息;内化就是一腔“永不服输”的热血,外化就是一股“永不止步”的劲头,所有的这些加起来就会锻造出一种别样的气质。战争年代,我们的校舍被炸毁了,“搬迁搬迁,再续前缘”就是!建设年代,学校最初的田径场常常势低积水,“移山造湖、改天换地”就是!改革年代,零陵要确定一所省重点中学,“撸起袖子加油干、抓紧申报”就是!新时代,你们说我们只有“量”的积累,难有“质”的突破,“你们努力,我们拼命,放几颗卫星让人仰望”就是!“向上”,好像天经地义就是一中人该有的底色,好像理所应当就是一中人该有的气质,早已烙在心间、深入骨髓!

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

松霖集团董事长周华松向母校捐赠1000万签约仪式。

这里又要提到我们的周华松校友。大学原本学医的他,在毕业后因不满现状,毅然决然地转身投入到了改革、商海的滚滚浪潮,与科技、研发紧紧相拥!他于1992年创立的松霖集团开创了全球卫厨领域的IDM新型商业模式,获得80多项全球工业设计大奖和2600多项发明技术专利,目前已成为国际卫浴产业界技术及设计的领导性品牌。在外人看来,他似乎已经“功成名就”了,但他自己却感到“一切才刚刚开始”。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今年4月,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大胆超越过去和传统,推出了一个崭新的家居品牌:“松霖·一件极品”。目标是重新定义这个时代极致家居产品的用户体验,做家居行业的APPLE(“苹果”!

“向上”,并不是只对应坦途,而是即便遇到再大的阻力和曲折也能保持必胜的信念,始终挺立。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向上”的老师们团结协作、集团作战,帮助学校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向上”的一中学子们互帮互助、你追我赶,攀书山、钻题海,看世界、研时事,不断奔跑在实现全面而美好成长的征途上。

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世范千秋,先贤伟业昭日月。鹤鸣万代,后辈丰功耀乾坤。一中近五百年的历史渊源,足够包容你我!一中120年的办学底蕴,足够包容你我!一中人一代又一代累积、创造的地理、硬件、文化、影响等等财富,足够包容你我!回顾历史,一中从来没有辜负你我,你我也理应不负一中!!

希望不负一中的老师们都能继续用爱投身教育、让情遍洒杏坛,努力朝着培育“有情怀、有情商、有情趣三情兼备的时代英才”育人目标奋力前行!

希望不负一中的全体高三同学都能继续抓基础、重主动、稳心态,接牢学长学姐们传递过来的接力棒!希望不负一中的全体高二同学都能继续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为真正意义上的挑战蓄足力、充足电!

希望不负一中的全体高一新同学,都能尽快换角色、明责任、立大志,兴奋浮躁、眼高手低、纪律涣散等等都将是你们当前最大的敌人,征途漫漫,新的挑战必将接踵而至,你们有必要做足准备!

各位亲爱的一中人!回望过去一百二十年,学校立德树人、滋兰树慧,已经为社会输送了8万余名优秀、合格人才。眼看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向阳而生、向深而立、向上而行!就让我们既敬畏传统,又继往开来,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既敢打敢拼,又善作善成!就让我们全力把自己的印记深深熔铸进更新、更辉煌的下一段校史当中去!

最后,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事事顺心!祝同学们:新学期快乐!事事顺意!

谢谢大家!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热读